每年的 5、6 月份是考試季,入職考、中考、高考 …… 面對各種考試,許多人的考前綜合征也紛至沓來。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,近日,江蘇省中醫院神經內科門診上,考前綜合征患者接二連三,大多是臨近中考、高考的學生。該科室主任醫師常誠提醒,應對考試季,提前做好預防,就可以輕松備考。
(資料圖)
高三學生患考前綜合癥,嚴重失眠成績下跌
小東是一名高三學生,平時很少出現頭疼腦熱的毛病,但最近總覺得精力不夠,甚至出現了失眠。眼看著離高考只有一個多月,小東的癥狀卻越發嚴重,由于嚴重失眠,白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,記憶力也受到了影響,幾次考試成績非常不理想,家人很著急。
" 這是典型的考前綜合癥。" 常誠分析。所謂考前綜合征,西醫認為是因過度疲勞,緊張壓力過大等原因造成的一組自覺癥狀,如頭昏頭痛、記憶力下降、煩躁、焦慮、失眠、多夢、便秘、腹痛、腹瀉、月經不調等神經系統癥狀為主,伴心血管系統、消化系統、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的臨床癥候群,是考生常出現的臨床綜合征,嚴重者影響正常的學習和考試成績。
中醫認為該病屬于思慮太過,勞傷心脾,肝失疏泄,心血不足,髓海失養,要及早干預,積極防治。可以通過辨證論治,理法方藥,條件許可建議口服中藥湯劑。如肝郁氣滯者,癥見悶悶不樂、容易發脾氣、脅痛,可以疏肝解郁;陰虛血少,癥見心慌、心煩、大便干結、寐差者,可以滋陰養血、補血安神;肝脾不和,癥見胃脘作脹、不欲飲食、大便溏薄、緊張時大便此多等,可以補脾柔肝、祛濕止瀉。
常誠表示,考前綜合征屬于功能失調,最好通過中醫 " 藥食同源 " 的方法進行干預,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建議服用棗益智丸,每天服用 1 — 2 次。該方是由益智仁、黑棗、桑葚、覆盆子、黑芝麻等多味 " 藥食同源 " 中藥組成,全方重在健脾和胃,養血填精,益腎生髓。脾胃健則精血旺,精血足才能腦髓充,腦髓充則智益強。另外,也可以通過針灸治療、穴位貼敷等方式來緩解癥狀。
寫出 " 情緒 ",多多運動 …… 試試這些方法
" 心理疏導也很重要。" 常誠建議,為克服緊張、焦慮、情緒,可以試試多種放松方法讓自己的心情安靜下來,比如深吸一口氣,然后屏住呼吸一段時間,慢慢地將自己的呼吸呼出去,這樣做幾個循環以后,就能讓自己逐漸地安靜下來;或者想象自己目前正處于大海上、沙灘上或者草原上,自己特別安全、溫暖、舒服,這樣去想象,就能讓自己慢慢地緩解緊張問題;也可以試試肌肉放松訓練,讓自己的肌肉先緊繃一下,然后再慢慢地放松下來。
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培養自信,尤其是在考試之前,特別緊張、焦慮的時候不斷給予自己積極的暗示。如果仍然很緊張,也可以尋求父母、老師的理解和幫助,讓他們了解自己的緊張,安撫自己;晚上睡眠前,泡足,寫一寫日記,把自己 " 酸甜苦辣 " 寫出來,緩解自己的壓力。輔助適當的運動也能緩解不良情緒,下午下課時,上晚自習前跳繩、慢跑;周末家長與孩子們一起做一做八段錦等,通過運動釋放壓力。每天睡眠保證 5--6 小時,白天才能精力充沛,完成學習和考試。
合理膳食與食品的安全也不容忽視,注重均衡營養,菜肴清淡,少葷多素,不要偏食,切忌暴飲暴食。家庭用餐要購買新鮮的原輔料,熱菜燒熟煮透。建議不食用剩菜剩飯,不要外購涼菜熟食,不吃生食海產品和油膩、生冷、刺激性大的食品。外出就餐應選擇干凈餐飲單位,點菜時盡量不點涼菜、燒鹵熟食、生食海產品、四季豆、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的食品。不購買街頭攤點和流動攤販提供的食品。適量補充水分,隨著天氣溫度增高,建議多喝水,對于補充水分的初衷,白開水才是最好的選擇。含糖飲料會增加兒童青少年肥胖、齲齒、糖尿病等疾病風險,建議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。
通訊員 馮瑤 現代快報 + 記者 梅書華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