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日報網訊(記者 鄭紅梅 □ 李玲)作為海南本土金融主力軍,海南農商銀行堅持“以客戶為中心”,以“優化服務年”為指引,將服務理念融入地方金融發展,用專業行動踐行“金融為民”使命。截至2025年7月,96588客服熱線累計受理客戶表揚202筆,其中134筆指向支行網點,68筆聚焦客服團隊。
這一系列服務案例是金融服務提質增效、金融賦能民生、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有力體現,為海南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動力。
【資料圖】
支行網點:筑牢服務防線 解決急難愁盼
從攔截電信詐騙到上門服務,從拾金不昧到跨部門協同,基層網點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金融服務的溫度與深度。
今年7月,海口養德支行大廳突然沖進一位面色慌張的女士。“姑娘,快幫我看看!我好像被騙了!” 她清晨接到自稱平臺客服的來電,誘導其點擊鏈接并輸入銀行卡密碼。剛操作完畢,林女士就意識到不對勁,立刻騎車趕往最近的養德支行。工作人員趙月、楊許艷在得知林女士的情況后及時攔截,避免客戶經濟損失。
事后林女士特意致電96588:“當時嚇壞了,多虧這兩位姑娘沉著冷靜,幫我避免了上當受騙。”
樂東支行營業部的羅才琦則用一通主動來電,溫暖了新手媽媽的心。7月,譚女士通過手機銀行申領新生兒社保卡后,羅才琦得知她外出不便,主動致電告知卡片已制好,并表示可以提供上門送達服務。隨后,羅才琦協調同事張良超將卡片送到譚女士手中。“本來還愁沒法出門,沒想到銀行這么貼心。” 譚女士在表揚電話中再三致謝。
類似的暖心故事在各網點不斷上演:
海口海秀支行的孫于喬、林艷趕到醫院,為住院老人辦理社保卡掛失補卡,在病床邊悉心詢問操作;
臨高臨山支行的王銀明、曾小妹在巡查網點環境時發現客戶遺落的現金,通過監控回放找到還未察覺的失主王先生;
三亞支行的周瑩得知陳女士從崖州區驅車兩小時趕來辦理業務,主動推遲下班時間,餓著肚子為客戶完成賬戶的“非柜面限額”調整;
瓊海大路支行的楊采妮,熱心幫助袁先生追回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扣款;
澄邁瑞溪支行的王秀明、顏盈耐心處理陳先生已故母親賬戶取款及銷戶等相關業務。
客服團隊:專業解答贏信任 細致服務暖人心
在客服團隊收到的68筆表揚中,總行運營管理部客服團隊的陳瀅冰、楊清淳等人憑借專業素養脫穎而出。
7月,客戶張先生語氣著急地致電96588,反映信用卡已按時還款卻產生利息。陳瀅冰沒有急于辯解,而是逐筆核對賬單明細,用通俗語言解釋透支計息規則。
在客戶理解后,她還主動提醒后續入賬報銷款支用的注意事項,避免產生額外息費。原本焦急的客戶在掛斷電話前連聲道謝:“剛才語氣太急了,你的解釋太清楚了,我給你點贊!”
楊清淳則用耐心化解了客戶的困惑。客戶李女士回電咨詢未接來電,得知是智能語音提醒社保卡跨行換卡后表示不解。楊清淳沒有簡單執行話術腳本,而是詳細全面地解釋跨行換卡的業務影響,并提醒客戶非必要不換卡。
這番坦誠的解答讓李女士打消疑慮:“本來還以為是必須換,聽你一說我就明白了,謝謝啊。”
7月表揚量較上月增長超15%,客戶滿意度達98.85%。這組數據的背后,是全行對“以客戶為中心”服務理念的深度踐行,標志著金融服務從“滿足需求”向“創造價值”的跨越。
下一步,海南農商銀行將持續總結推廣這些服務案例中的經驗做法,讓專業、耐心、高效的服務理念滲透到每一個工作環節,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與客戶體驗。